1、烧开水、煮汤时没有人看管:汤水溢出,浇灭火焰。
灶具无熄火保护装置或失效,燃气未经燃烧,扩散到空气中,在密闭空间(厨房)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(空气+燃气)。
2、燃气灶具、胶管、瓶装气体减压阀超期使用、质量不佳或使用不当
燃气器具连接气瓶的胶管脱落、破裂、老化、老鼠咬破等,瓶装液化气更换后未检测接口处气密性,导致燃气泄漏。
3、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,导致燃气泄漏。
气瓶超期未检、使用黑气、餐饮场所气瓶未设置“单间”。违规改装燃气管线、施工工艺不佳:如燃气管敷设在卫生间、卧室等。
发生泄漏怎么办
众所周知,燃气泄漏达到一定浓度、遇到“火星”才会发生爆炸。可见燃气爆炸要满足两个条件:1、燃气泄漏达到一定程度2、遇到火星如果不幸发现燃气泄漏,头脑要清醒,行动要跟上!首要任务是避免产生“火星”,若在家中闻到明显的臭鸡蛋味,说明泄漏出的燃气浓度已经接近或达到爆炸所需的浓度。这时请严格遵循以下要求:
不要开火!!!
不要开灯!!!
不要开关任何电器!!!
不要打电话!!!
因为这些举动极易产生小火花,引发燃气爆炸,其次就是开窗通风(散发、稀释空气中燃气浓度),这样就能避免2次事故:另外,静电也能引发燃气爆炸。掌握了这些,事故就不难预防。
燃气泄漏达到一定程度,遇火才会爆炸。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关键因素,“燃气泄漏”。
燃气泄漏的原因可能是隐蔽的,诸如胶管脱落、破损。虽然我们无法实时监控,但可以在使用完毕后关闭“灶前阀”,这样也可以避免燃气泄漏。
除此之外,可以辅助安装可燃气体泄漏探测器、紧急切断阀,但这些都只能作为辅助手段!使用者在使用期间应定期检测燃气管线有无漏气现象,定期更换燃气胶管及燃气具,以确保安全使用!
防泄漏,这样做!
1、燃气软管两端必须用夹头夹紧,钢瓶与灶具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米,燃气软管长度不得超过2米,软管正常使用期限为18个月。
2、换气时,装卸调压器要仔细检查调压器前端的密封胶圈是否完好,安装调压器时,须拧紧调压器手轮,并打开钢瓶角阀检查各接口是否漏气。
3、用户可用肥皂水检查设备连接处是否漏气,严禁用明火试漏。
4、液化气灶具使用时,应有人照看,避免沸汤、沸水浇灭灶火或被风吹灭灶火,造成燃气泄漏。用户用气完毕要及时关闭灶具和钢瓶阀门。
5、在使用时,应随时留心炉火的颜色。橘黄色火苗说明燃气燃烧不充分,在这种情况下,会释放出一氧化碳。可以通过调节灶台下的风门,来调整火焰,以蓝色火苗为准。
发生爆炸后怎么办?
1爆炸自救,镇定第一
当爆炸发生时,盲目奔跑很可能会受到第二次爆炸的冲击。自救的第一步是“趴下”—身体伏低,用手护住头,以最大程度降低爆炸所带来的伤害,防止吸入过多有毒烟雾。确保短时间内不会发生二次爆炸以后,向安全地区撤离,伏身前进的过程中尽量避开门窗、柱子、玻璃与墙壁,并用手边的东西捂住口鼻,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大声喊叫,以避免吸入更多的粉尘。
1、爆炸发生后,立即拨打火警119。撤离现场时应尽量保持镇静,别乱跑,防止再度引起恐慌,增加伤亡。非专业人员不要前往事发地区,防止发生新的伤害事故。
2、听从指挥为救援人员让路,不要围观看热闹影响救援。
3、将伤者送到安全地方,或帮助止血,等待救援机构人员到场,在缺乏专业知识的情况下不要盲目救治伤员。
4、积极配合警方调查。
面对不确定的灾难,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防范准备,尽可能将危害降到最低程度。